16岁的小梅得了精神分裂症,6年来病情

时间:2019-2-12 0:51:34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小梅的故事

美丽漂亮的小梅是一位22岁的姑娘,在她16岁那年读高一的时候,家属发现她变的沉默不爱说话了,而且不讲卫生,不爱起床,有时还坐在床边自笑。学校老师也反映她学习成绩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后来在老师的建议下来到医院精卫科门诊,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6年过去了,患者一直在家属的监督下坚持服药,病情恢复的很好,还考上了大学。目前病情稳定,当被问及是如何保持精神疾病不复发时,她的妈妈说,孩子疾病的控制得益于爸爸的悉心照料,得益于家庭的细心关爱。

那么,她的家庭是如何做到呢?

让我们来看看家庭的关爱和护理:

关于家庭关爱和护理

精神障碍是终身性疾病之一,很多患者在急性期康复后要回归家庭,需要终生服药。家属的细心、耐心和富有爱心的关怀和照料,是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基础。

家庭的关爱和护理是以家庭系统为单位,把患者的居所看成一个整体,并在居所内细心照料及护理患者的过程。其基本内容是借助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沟通与互动方式,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协助患者家属实施对患者的护理。家庭也是家属和患者接触最密切、最长久的群体,是患者支持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稳定和睦的家庭氛围是患者康复的基础,而作为照料者的家庭人员的心理素质状况,护理技巧的好坏是提供良好支持的重要条件。做好家庭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充分享受社会生话,顶防疾病复发,医院及家庭的负担,同时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能使患者在家中、在社区得到很好的服务,提升生活质量。

如何指导患者和家属做好家庭护理?

(一)对患者的宣教指导

1.消除患者对精神障碍的恐惧、不安及焦虑。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使他们了解自己的疾病,能够配合医生的治疗,并能够主动服药。也可以组织患者参加一些联谊会,让他们彼此分享自己感受和经验,以增加相互的鼓励和支持。

2.让患者正视自己的疾病,客观对待社会偏见。鼓励患者表达其对社会偏见的感受,帮助患者分析社会现状,与患者一起寻找解决的方法,介绍其他患者处理该问题的经验。通过家庭支持体系,逐步融入各种社会活动中。

(二)对家属的健康宣教

1.指导家属正确对待精神障碍患者。

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往往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护士需要向家属宣传精神障碍的相关科普知识,鼓励家属接受患者,组织家属联谊会分享照护经验和感受。

2.指导家属妥善保管药品,严防意外。

首先,要告知家属坚持治疗的重要性,帮助家属了解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患者藏药的危险性。其次,对认为自已病已痊愈不需要再服药的患者,家属应耐心劝导。第三,家属要仔细观察患者有无藏药迹象,严防惠者蓄积大量药物用于自杀。如发现患者有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及时与社区护土联系采取适当措施。

3.指导家属做好患者的支持性心理护理。

支持性心理护理是预防复发的重环节环。因此要将支持性心理护理的方法教给家属,使患者随时得到家属的安慰和鼓励。同时启发患者对病态的认识,尽量让患者从矛盾意向中解脱出来。具体做法如下:

(1)尊重、关心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患者可能会有一些令人感到尴尬的言行,对此,家长切记不要一味指责,要从患者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心情,给予关爱,但也不要对患者的要求一味迁就,这样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家庭和睦的气氛,家人与患者之间良好的关系,有利于缓解患者内心的痛苦。过度的指责和过分的包容都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2)给予表达情感的机会:经常与患者谈心,让患者有一个表达内心情感的机会。家属要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同题并加以疏导,实时恰当的交流不仅能给患者以情感上的满足与支持,通过信息的传递,还可强化患者思维活动的过程,减少思维的退化。

(3)教会一些应付应激的技巧:学会自我解脱,正确处理负面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具体的方法有:培养些患者有兴趣的业会爱好:帮助患者分析产生压力产生的原因(如是不是工作太紧张、太难,还是自己要求和期望值大高等);教会一此应付技巧(如倾诉、升华、自我安慰等);改变患者一些不正确的认知思维模式(如以偏概全、走极端等)。

(4)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家属要创造条件让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让患者能正视社会上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性言行,正确应对学习、工作所带来的压力,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困难,重建社交能力,让亲友一同为患者分忧解愁。

4.指导家属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安全。

观察病情是家庭监护的重要内容。注意以下几点,有助于正确判断病情。

(1)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情况:完整的自知力(对自身疾病有认识)是疾病治愈的一个重要标志,知道自己有病的患者,治疗依从性好。对突然不承认有病,不愿坚持门诊随访和服药的患者应考虑到复发的可能。

(2)睡眠的情况:睡眠与病情有密切的关系,常对病情的好转或恶化有提示作用。因此,如患者一改往日习惯,睡眠过多或过少,或睡眠节律颠倒,可能是复发的早期表现。

(3)情绪状况:如患者变得比平日烦躁、焦虑、好发脾气,或情绪又表现为紧张不安,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即将发生等时,要分析原因。如无明显原因的情绪变化,可能是复发的迹象。

(4)生活、工作、学习情况:如原来生活、工作由主动而变得被动,做事有始无终、效率下降,懒散,独处、不讲个人卫生,不守纪律,疏远亲人,社交兴趣减少等可能是疾病复发的先兆。

(5)精神症状复现:如患者又表现为敏感多疑,重提过去病中所说的事情,或出现一过性的幻觉、安想,或偶尔表现自语、自笑,或言谈举止异常等情况时应立即到精神病专科就诊。

(6)躯体不适:如患者诉说头景、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或其他躯体不适,应判断究竟是真正的躯体疾病,还是药物的副作用,还是疾病复发的先兆。

当患者出现上述某一症定状和某些症状时,即应提高警惕,判断是否旧病复发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此时家属应给患者更多的关怀和安抚,主动与他交谈以进一步了解患者正在想些什么,有什么异常感觉,从中去发现是否有更严重的症状。关键是要及医院看病,如患者表示对看病反感或否认自己有病,可以适当的方式劝说患者,使其早期得到治疗。

来源|精六区牛素英

编辑|张天红









































中科白癜风医院十二周年庆
白癜风规模化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jbzl/1056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