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回顾
在上周五的病例中,最开始患者表现为明显的躁狂的症状,「兴奋话多、易激惹、烦躁不安、语无伦次,并出现伤人毁物、乱花钱、饮食和睡眠均明显减少」。
然后2周之后,在感染的诱因下,患者进展为「恶心、呕吐、兴奋躁动、话多、内容凌乱不易理解、哭笑无常、在地上打滚、踢门摔凳、拒绝进食」等表现,并出现了近事记忆障碍;在加上对患者的查体,有消瘦、大汗、皮肤黏膜湿润、心动过速、眼球突出、听诊有杂音等表现,则高度怀疑患者为甲状腺亢进;再加上患者急性疾病,存在意识障碍,则怀疑患者处于甲状腺亢进所致的谵妄状态,而感染可能是诱发谵妄的主要因素。
所以考虑患者为甲亢危象,则应该立马补上TSH、T3和T4等检查来证实,总的来说,该病例有比较明显的临床表现和甲亢体征,还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
1临床表现发热(一般为中等度发热)、大汗(若出现脱水,则可能无汗)水电解质紊乱:脱水、低钠、低钾、低血糖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心动过速(通常次/min),房颤,房扑,脉压差增大,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和心衰。神经系统症状:焦虑、烦躁、谵妄,甚至昏迷等。胃肠道:厌食、持续性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键反射亢进、四肢阵挛性运动、晕厥、谵妄、肌纤维自发性收缩、木僵、EEG改变等。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一些患者还可伴有黄疸和肝功受损。2实验室检查FT3、FT4、TT3、TT4增高(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实验室指标并不一定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一致),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TSH降低。甲状腺B超检查:鉴别是Graves’病还是结节性甲状腺肿。3诊断甲亢危象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来综合判断,那怎么个综合法呢?有没有一个操作性比较强的方法呢?在年时Burch给出了答案,提出评分的方法来判断患者的甲亢危象。
由上表可知,该评估主要分为5个部分:发热、心血管症状、消化道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有无诱因。若得分≥45分则为甲亢危象;若得分为25—44分则为危象前期;若得分25分则排除甲亢危象。在下诊断时,还需要排除患者可能为急性心梗、急性肠胃炎、慢性消耗性疾病和严重感染;此外,老年淡漠性甲亢,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则需要引起重视,以免漏诊或误诊。4治疗由于甲亢危象的病死率在20%以上,一旦确定,则应该争分夺秒的进行综合治疗,主要包括:消除诱因:如感染,低血糖,充血性心衰,急腹症。对症与支持治疗吸氧,迅速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补充足够的葡萄糖、热量和多种维生素。合并心衰和快室率房颤者可用洋地黄以及利尿剂,需要注意的是,若若患者的缺氧和感染未纠正,患者对洋地黄类药物的耐受性低,易发生中毒,出现心律失常。对于高热的患者,应进行物理降温,不宜使用乙酰水杨酸类药物,因为其可以与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结合,从而升高FT3、FT4,也容易使患者发生脱水。监测心脑肾功能。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首选丙硫氧嘧啶(PTU),PTU能抑制活性碘的形成,还能抑制外周的T4转化为T3,最主要的是,PTU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60分钟,控制症状较快。一般首次剂量mg口服或经胃管注入。因PTU的副作用较大,使用之后需要监测肝功、粒细胞等。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碘剂通过抑制蛋白水解酶,减少甲状腺球蛋白分解,从而达到抑制甲状腺素释放的目的,更适合用于白细胞减少而暂时不能使用抗甲药物的患者。一般为复方碘溶液每次5滴,每6h一次,不建议单独使用,大多为服用PTU1h后开始服用。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由于碘剂只是抑制其释放,若控制甲亢危险,则应该及早减量,否则会让甲亢危象的治疗雪上加霜。抑制外周T4转化为T3+拮抗甲状腺素的外周作用由于20%的FT3由甲状腺产生,80%的T3是在外周由T4转化而来,T3的生物活性为T4的5倍,那么对于甲亢危象的治疗,抑制外周T4转化为T3也是治疗中的重中之重。除了上述的碘剂外,糖皮质激素和β受体阻滞剂也可抑制外周T4转化为T3。降低血中甲状腺素的浓度若通过抗甲、抑甲、抑制转化等措施效果仍不满意时,可选择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措施,迅速降低血中甲状腺素的浓度。从这个病例可以看出,作为精神科医生,熟练掌握躯体疾病的识别和诊疗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像这类危重情况,若是误诊或漏诊,后果将不堪设想。
本文为「精神时间」原创,最新研究进展、独到专家视点、新鲜PPT,尽在「精神时间」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