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零距离如何识别精神障碍

时间:2017-1-2 22:27:25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本期节目邀请到的嘉宾是梅安昌

梅安昌,蚌埠一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蚌埠医学院兼职副教授,世界中医心理学会理事。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长期从事精神卫生的临床诊疗工作,以及心理学的应用与研究,发表有关学术论文数篇,任南京医科大学喻东山教授主编的《精神病症状学》一书编委。

精神障碍又叫“精神病”,在非专业人士看来,精神病是一组十分怪异的疾病。我们生活当中说谁是“神经病”,就是暗指“精神病”。

一、感知障碍

感觉障碍

1、感觉过敏

感觉阈降低,对外界各种低强度的剌激的感受性增高,以至于不能忍耐。

光(喜暗)、声(喜静)、冷(怕冷)、皮肤不适感等。

多见于神经衰弱患者,也可见于身体虚弱状态患者。

2、感觉减退

感觉阈增高,对外界剌激的感受迟钝

常见于抑郁状态、木僵、意识障碍、神经器质性疾病

3、内感性不适

体内各种不适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神经症、抑郁症、脑外伤后综合症

知觉障碍

1、错觉

歪曲的知觉:对客观事物错误的知觉。

一种外界客观存在的事物感知为另一种事物。

正常人偶有,但现实验证可加以纠正。

2、幻觉—虚幻的知觉

无现实客观剌激作用于感官时所出现的知觉体验。

常见于:精神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正常人在意识模糊时(入睡时幻觉,药物如致幻剂可致幻觉),可见于脑器质性疾病。

根据感受感官不同: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等。

言语性幻听----常见

命令性、评论性、议论性、漫骂或赞扬

最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非言语性幻听

多见于脑局灶性病变

幻视----原始性幻觉

缺乏具体形态和明确结构(闪光、火化)

有同外界事物形象一样

常见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高热

幻嗅---异味感

常见精神分裂症,颞叶癫痫和肿瘤

幻味---尝到怪味道

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幻触---异样感觉(虫爬、针刺、电灼)

常见精神分裂症,癫痫等脑器质性疾病

内脏性幻觉

感受到固定于内脏或体内某确切部位的异常感觉,如扭转、断裂、穿孔、昆虫在器官内爬行感等

特点:a、位置明确、固定

 b、性质具体、确切

   c、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严重、郁发作

二、思维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

思维奔逸

说话时联想速度很快,概念大量涌现,似乎嘴巴跟不上大脑的速度,当事人言语增多,爱用形容词,词藻华丽,高谈阔论,口若悬河,滔滔而来,跳跃思维,异样诙谐风趣引人发笑。但是说话却没有重点,而且可能因为前后概念之间仅仅存在某种“音联”或“意联”关系,就被当事人放到了一起。

思维迟缓

与思维奔逸相反,思维联想受到抑制,概念反应缓慢,说话像“挤牙膏”样,速度受阻,大脑跟不上嘴巴的速度,反应迟钝,思考困难。常见于:抑郁状态。

病理性赘述

不能简单明了,夹杂很多不必要的细节,患者不听劝说,最后讲出主题和中心思想。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

关系妄想。又称“牵连观念”或“援引观念”,当事人把实际上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一些现象认定为与自己有关,如坚信周围人的言行、广播或报上文章都是针对自己的影射。

影响妄想又称“被控制妄想”,当事人坚信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受到外界某种力量或某种仪器、电波、射线、鬼神的控制、干扰或操纵,不受自己意志的支配,或认为有某种外力刺激自己的躯体,产生种种不舒服的感觉。

夸大妄想当事人坚信自己具有非凡的才智、地位和权力;或者认定自己是科学家,已有许多发明创造;自己是伟人或名人后裔,国家领导人、世界的统治者等。

钟情妄想当事人坚信某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严词拒绝也毫不置疑,而认为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仍纠缠不休。常见于年轻患者,女性居多,有时伴有相应的性幻觉或性错觉。

嫉妒妄想当事人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另有新欢或外遇,并对配偶的行为加以监视跟踪,有时出现报复行为。常见于慢性洒精中毒并伴有性功能减退的男性患者、更年期女性患者、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人。

疑病妄想当事人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疾病,虽经医学检查否定,仍不能改变这一信念。严重者声称“自己的内脏烂了”或“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不存在了,只剩下一个躯壳”等时,叫做“虚无妄想”,内容荒谬。

非血统妄想当事人坚信父母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三、记忆障碍

记忆(memory)为既往事物经验的重现。记忆是在感知觉和思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精神活动。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过程。根据长短分为瞬时记忆(1-2m)、短期记忆(1h)、近事记忆(1-2d)、远事记忆。

1遗忘(amnesia)

部分或全部地不能回忆以往的经验。

顺行性遗忘(anterogradeamnesia)即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

逆行性遗忘(retrogradeamnesia):指回忆不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

多见于脑外伤、急性器质性脑病后,遗忘阶段的长短与外伤的严重程度及意识障碍的持续时间长短有关。

心因性遗忘(psychogenicamnesia):也称为界限性遗忘,指对生活中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通常与这一阶段发生的不愉快事件有关。见于癔症,又称为癔症性遗忘。

2记忆增强(hypermnesia):病态的记忆增强,对病前不能够且不重要的事都能回忆起来。主要见于躁狂症和偏执状态患者。

3记忆减退(hypomnesia)

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普遍减退,临床上较多见。轻者表现为回忆的减弱,如记不住刚见过面的人、刚吃过的饭。严重时远记忆力也减退,如回忆不起个人经历等。可见于较严重的痴呆患者,也可见于正常老年人。

4错构(paramnesia)

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历过的事件,在发生的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错误回忆,并坚信不移。多见于老年性、脑外伤性痴呆和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5虚构(confabulation)

由于遗忘,患者以想象的、未曾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的记忆缺损,内容生动、多变。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颅脑外伤后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6似曾相识感、旧事如新感

回忆和再认的障碍。常见于癫癎,也可见于正常人。

四智能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retardation)

是指先天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18岁以前),大脑的发育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如遗传、感染、中毒、头部外伤等因素,使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随着年龄增长其智能明显低于正常的同龄人。

情感波动性的改变

1易激惹性:表现为极易因小事而引起较强烈的情感反应,持续时间一般较短暂。常见于疲劳状态、人格障碍、神经症或偏执性精神病患者。

2情感不稳:表现为情感反应(喜、怒、哀、愁等)极易变化,从一个极端波动至另一极端,显得喜怒无常,变幻莫测。

与外界环境有关的轻度的情感不稳可以是一种性格的表现,称为情感脆弱。与外界环境无相应关系的情感不稳则是精神疾病的表现,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3情感淡漠:指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即使对自身有密切利害关系的事情也如此。患者对周围发生的事物漠不关心,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贫乏。

4病理性激情:骤然发生、强烈而短暂的情感爆发状态。常伴有冲动和破坏行为,事后不能完全回忆。多见于癫癎、酒中毒、反应性精神病。

5情感麻木:患者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引起的短暂、深度的情感抑制。多见于急性应激障碍、癔症。

情感协调性的改变

1情感倒错:指情感表现与其内心体验或处境不相协调。如听到令人高兴的事时,反而表现伤感;或在描述他自己遭受迫害时,却表现为愉快的表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2情感幼稚:指成人的情感反应如同小孩,变得幼稚,缺乏理性控制,反应迅速而强烈,没有节制和遮掩。多见于癔症或痴呆患者。

3情感矛盾:患者在同一时间内体验到两种完全相反的情感,并同时将矛盾的情感体验表现出来。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五动作与行为障碍

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动作和行为的增加与思维、情感活动协调一致,并和环境密切配合。患者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可理解的,整个精神活动是协调的。多见于躁狂症。

2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主要是指患者的言语动作增多与思维及情感不相协调。

患者动作单调杂乱,无动机及目的性,使人难以理解,所以精神活动是不协调的,与外界环境也是不配合的。

1木僵(stupor):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

严重的木僵称为僵住,患者不言、不动、不食、面部表情固定,大小便潴留。轻度木僵称作亚木僵状态,表现为问之不答、唤之不动、但在无人时能自动进食,能自动大小便。

严重的木僵见于精神分裂症,称为紧张性木僵。较轻的木僵可见于严重抑郁症(抑郁性木僵)、反应性精神障碍(心因性木僵)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器质性木僵)。

2蜡样屈曲(waxyflexibility)

在木僵的基础上出现的,患者的肢体任人摆布,即使是不舒服的姿势,也较长时间似蜡塑一样维持不动。

3作态(mannerism)

患者做出古怪的、愚蠢的、幼稚做作的动作与表情,如做怪相、扮鬼脸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4冲动行为(impulsivebehavior)

患者突然产生的、常引起不良后果的行为。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

5谵妄状态(delirium)

在意识清晰度降低的同时,出现大量的错觉、幻觉,以幻视多见,视幻觉及视错觉的内容多为生动而鲜明。患者理解困难,有时出现片断妄想。常产生紧张、恐惧情绪反应,出现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的定向力全部或部分丧失。谵妄状态往往昼轻夜重。持续数小时至数日,意识恢复后可有部分遗忘或全部遗忘。以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及中毒所致精神障碍较多见。

精神障碍的许多症状在正常人身上也会出现,只不过是在某种特殊的无意识状态才会出现,如睡眠状态或梦中出现。但是,如果你在生活中发现哪位亲人或朋友在清醒的状态下也有上述症状表现,建议最好及时送至精神科就诊。

觉得“健康蚌埠”不错?-请推荐给身边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朋友-也可直接搜索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好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jbzl/552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