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艺术·家
极致生活方式的发现者
面包会有的,
一切都会有的。…疯狂面包北京市朝阳区苏家屯,一扇紧闭的红色大门,将门里门外两个世界隔开。门内是朝阳区精神病托管服务中心。这里居住着多位正处于康复期的精神障碍患者。每天下午新鲜出炉的面包,带着香甜的气息,如同阳光般温暖了整个院子。小院尽头,80平米面包房里,6位技法熟练的面包师傅配合默契,忙中有序。在他们当中,还有两张洋面孔。她们就是面包房的创始人;伊万(左)和娜塔莎(右)。伊万来自瑞士,年跟随中国丈夫来到北京,已然一个中国通。娜塔莎来自德国,讲着德国口音的中文,是一位悠闲的家庭主妇。12年前,这两个歪果仁或许不曾想到,自己会和精神障碍者一起,开一间网红面包房。并且她们的面包还有一个霸气侧漏的名字:疯狂面包(CrazyBake)。至于为什么起这个名字,伊万笑着解释道:“Crazy在英语中只有一点点‘精神病’的意思,更多的是疯狂、激情,好的意思居多。”“这个名字很好,很像我们!”4年,伊万和娜塔莎在朋友的带领下,来到朝阳区精神病托管服务中心做志愿者,教患者们栽花种菜。第一天当志愿者,心软的她们就哭了。这个旧厂房改造的服务中心,就是患者们的全部世界。他们不能走出大门,没有家人的陪伴,日子在一天天无聊地发呆中度过。几夜辗转反侧之后,伊万和娜塔莎找到了中心的负责人,她们决心要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为病人做些什么。伊万酷爱烘焙,娜塔莎又善于统筹,于是两人一商量,何不开家面包房呢?可是当她们兴冲冲地去跟大家宣布自己的计划时,却被泼了一身的冷水。患者们都觉得伊万和娜塔莎比自己病的还要厉害。他们找了各种理由来拒绝伊万和娜塔莎的满腔热血。有的说,自己是来疗养的,不是来干活的;有的说,自己不爱吃面包,更不想做面包。其实伊万和娜塔莎知道,还有一个原因,大家都不愿承认。他们是害怕了,害怕自己的面包被人拒绝,更害怕自己遭人歧视。尽管质疑和反对声不绝于耳,伊万和娜塔莎还是想尽办法,建起了面包房,又找人设计了疯狂面包的logo。就这样在没有员工,没有商业规划的情况下,“疯狂面包”开张啦。大概是看到初具规模的面包房,渐渐有患者提出愿意一试。可是伊万和娜塔莎还没来得及高兴,新的麻烦接肘而至。面包这种洋玩意的制作工艺,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都十分陌生,更不用说尚在康复期的精神障碍者了。
从和面、醒面,到加黄油、刷鸡蛋,再到掌握烤箱的时间温度。伊万和娜塔莎一遍遍地耐心指导,可是失败总是不期而至。
面对时而黑的像木炭,时而硬的像石头的面包,伊万和娜塔莎总是微笑着说:“很好,很好。”为了鼓励大家,也为了保障收支,伊万和娜塔莎访遍亲友,推销面包。被误解,被抱怨,被拒之门外,这样的打击,她们从不告诉其他人。这间小小的,承载着希望的面包房,几乎成为了伊万和娜塔莎生活的全部。就算怀孕生娃,都没有耽误面包房的工作。儿子刚刚两周大,伊万就用提篮带着他来到面包房。面包房里的员工小心翼翼地轮流抱着,眼里满是宠腻。精神病患者往往被冠以危险、暴戾的形象。但是伊万和娜塔莎知道,他们其实并不危险,他们心中也有爱和美好。这份美好支撑着面包房艰难运转,这份美好,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面包的卖相越来越美,面包的味道越来越好。终于,他们爱上了做面包。面包越做越好,
订单越来越多。6位精神障碍者,2名外国妈妈组成的草台班子,竟也渐渐有了人气。媒体报道接踵而至,伊万和娜塔莎平静的生活,被忙忙碌碌取代。
除了负责教做面包,娜塔莎还负责送货上门。12年来,每周一次,每次驱车好几个小时,无论刮风下雨,沙尘雾霾,从未间断。
虽然每天如此奔波劳碌,但一个更大的计划,却在悄然酝酿着。她们要帮精神障碍者走出那扇大门。伊万联系到了德国驻华使馆学校和多家涉外公寓,要让面包师傅们自己出来买面包。学校里的熊孩子们听说“疯狂面包”面包要来了,都兴奋地跑了出去,想要看看“精神分裂症患者”到底长什么样子。可是每次他们都会感到失望,因为这些买面包的叔叔阿姨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是的,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不是“疯子”、“神经病”,他们是精神病患者,他们是有特别需要的病人。而他们做需要的,不过是关爱、理解,以及社会中的一席之地。12年间,面包房的所有盈利,都用于改善精神障碍者的生活环境,为面包房倾力付出的伊万和娜塔莎,未曾从中拿到一分钱的报酬。但是她们每天仍乐此不疲。“如果你有一技之长,不妨去找找,哪里可以发挥你的技能,帮到他人,因为最终当你做出施与时,不光别人会受益,你自己也会受益其中。”她们或许不知道雷锋的故事,但是来自异国他乡的她们,却同样抱有奉献精神和真诚之心。“什么是高兴?发自内心的高兴才是高兴,如果你的生活好了,你应该去帮助别人,让别人也好起来,只有这样你才会高兴。”面对各种采访,伊万和娜塔莎并不希望媒体将镜头对准自己,而是希望大家更多地去关心这些精神障碍者。我国现在的精神疾病患者,已超过1亿。而社会的歧视,成了康复治疗最大的障碍。精神障碍者被冠以各种刺耳的称谓,甚至成为了人们口中骂人的词汇。可是大部分患者在通过治疗后,可以回归社会。生病并不是他们的错,所以请对他们少点歧视,多点尊重。我们的身体都会生病,为什么脑子不能生病呢?图片源自Google,艺非凡编辑整理
来杯轻体美颜下午茶
?
艺非凡
极致生活方式发现者
转载须知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艺非凡原创
转载需回复“转载”二字
▼点击一下,来杯轻体美颜下午茶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价格北京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