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什么是新生研讨课???
A是一种以小班教学为特色的专为大学新生开设的研讨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充分的师生交流与探讨,启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进行综合培养和训练。
要求不需要多少前修课程知识,用特定学科的方法和材料,真正的进行探究。
特点教师造诣高|课程面向广
课堂容量小|课堂内容精
教学方式活|小班式授课
重在激发兴趣
功能为专业学习做准备
提升听说读写能力
构建融洽师生关系
培养科研探索精神
选修专业临床医学专业
课
程
介
绍
基于新医学模式下的护理
主讲教授
赵岳、王春梅、张清
学时:15
学分:1
开课人数:15
开课单位:护理学院
赵岳,博士生导师,年获护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连续护理方向的研究,现任护理学院院长。至今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8篇,累计影响因子36.。主持参与省部级及以上课题7项,其中国际合作项目3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
课程导言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整体的人,护理是为人的健康提供服务的过程,护理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而是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业。新的医学模式已经使护理实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护理学在维护人类生命健康的整个过程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呢?她又是怎样与临床医学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呢?本课程将以学科交叉、整合知识的方式对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作初步介绍及讨论,在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医疗及护理在健康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和分析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关系,为今后从事医学事业奠定基础。
基本内容1.你所体验的护理是什么?
2.你认为护理工作需要理论指导吗?
3.如何从医学生的视角看待护理?
4.医疗思维和护理思维有关联吗?
5.你听说过“互联网+护理”“和4G移动护理技术”吗?
授课及考核方式课堂讲授结合课堂讨论
成绩评定:课堂讨论、课堂汇报
阅读书目1.邹恂.现代护理新概念与相关理论(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
社,
2.姜安丽.护理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李学旺.妙语仁心医学生人际沟通.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世纪的世界
主讲教授
韦勤
学时:16
学分:1
开课人数:15
开课单位:医学人文学院
韦勤,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任教28年,授课对象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科必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生必修)《20世纪的世界》(公选)等课程。先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小班化教学》《医学人文教育模式有效途径探讨》《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再思考》等研究论文。
课程导言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光彩夺目而又剧烈动荡的世纪,充满变革和冲突,一个物质进步、环境恶化、自人类统治地球以来前所未有的时代,对我们当今的21世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本课程将聚集共同爱好历史的同学,通过本课程选择的历史断面,拼接20世纪的全景图,了解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基本史实、主要特点和发展规律,并且在熟悉历史知识的同时,分享不同的观点以洞察历史的真相,感受研究的乐趣,认识当今的世界;进而迈开交流表达和批判思考能力第一步,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
基本内容1.20世纪的诞生
2.半个世纪的冲突
3.冷战时期的世界
4.迈向新千年
5.两次科技革命与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
授课及考核方式理论讲授和讨论式教学交替进行。
成绩评定:学生的出勤、平时作业、小组工作、课堂表现、书面报告
阅读书目1.金重远主编:《20世纪的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
2.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
3.阿瑟·林克:《年以来的美国史》,中国社科出版社,
生物电:从“动物电”到脑电波
主讲教授
乔清理
学时:16
学分:1
开课人数:10-20
开课单位: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乔清理,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先后在天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任职。年到天津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主讲过“生物电磁学”,“理论神经科学”,“定量电生理”,“生物医学电子学”和“单片机及其接口技术”等多门课程。主要研究方向是神经工程,计算神经科学和生物医学测量。先后主持过天津市自然基金一项,国家自然基金一项和科技部子项目一项。发表论文30余篇。
课程导言生物电是生命所必须的。人体从外界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到控制机体,都离不开生物电,如阅读和写本课程介绍,保持我们身体姿势,走路,思考问题等这些生命活动过程中,生物电无处不在,出现在人的细胞,组织和器官。本课程以生物电多年的历史发展为线索,给学生讲解和提供一些浅显易懂的文献。课程内容从生物电现象发现,产生机制解释,从基础逐步过渡到生物电的临床应用等方面,从微观细胞水平,组织逐步过渡到宏观人体水平。核心内容包括6位诺贝尔获得者:Nerst,Hodgkin,Huxley,ErwinNeher,BertSakmann和Einthoven的研究成果,重点在问题发现,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成果的意义。通过本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写在教科书中电生理知识产生的背景,了解生物电产生的源和知识创新的源;应用生物电基本知识,进一步了解生物体尤其是人体的功能机制;了解生物电信号如ECG,EEG产生的机制,能够更好地解释临床诊断ECG,EEG等生物电信号。
基本内容1.生物电的起源:.伽伐尼“动物电”,伏特电;Nerst方程
2.动作电位的起源,产生机制:Bernstein的膜学说,Hodgkin和Huxley的离子学说和工作;ErwinNeher的BertSakmann离子通道
3.心电:生物电场和电源;百年心电历史;心电测量;
4.脑电:脑电的发现;脑电的测量与临床应用
授课及考核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出勤,发言讨论)、书面报告、口头报告
阅读书目1.RajuTN.TheNobelChronicles.:WillemEinthoven(-).Lancet;:.
2.FischC.Centennialofthestringgalvanometerandtheelectrocardiogram.JAmCollCardiol0;36:-45.
3.Rivera-RuizM1,CajavilcaC,VaronJ.Einthovensstringgalvanometer:thefirstelectrocardiograph.TexHeartInstJ.;35(2):-8.
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主讲教授
毛富强
学时:18
学分:1
开课人数:20
开课单位:医学人文学院
毛富强,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天津医科大学党委委员、党委办公室主任、医学人文学院书记,临床心理学研究室主任、精神医学教研室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总医院心理卫生门诊专家,日本内观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委员、《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编委,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森田疗法专委会常务委员、心理治疗与咨询专委会委员、内观疗法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专家库中青年专家,天津市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委员、心身医学分会委员,天津市健康教育专家。
课程导言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且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因此,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怎样的心理才是健康的心理,我们应该如何识别和应对心理障碍,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
基本内容1.我的心理健康吗
2.我的烦恼来自哪里
3.我心中的自己是啥样
4.我是什么样性格的人
5.我的人际关系怎么样
6.我的减压方式有哪些
授课及考核方式理论授课、讨论式授课、课后自学、小组汇报
成绩评定:学生课上表现、写一篇0字的学习体会
阅读书目1.毛富强主编:《常见精神障碍症状》,人民卫生出版社,6年
2.毛富强主编:《医学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年
3.马辛,毛富强主编:《精神病学》(第3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年
身边的外科学
主讲教授
高志刚(主任医师)
学时:14
学分:1
开课人数:10-20
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
高志刚,年毕业于天津医学院,17年的烧伤整形外科工作,抢救成功数以百计病情复杂的危重烧伤患者,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养成了谨严的临床思维,同时对医生的人文思维方式进行了深深的思考。多年来从事胃肠内外代谢营养支持,烧伤胃肠功能障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粘膜屏障研究以及炎症与肿瘤的血管生成的研究,发表十余篇论著,成果曾两次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和卫生局科技进步奖。近10年的《外科手术学》《医学实用技术及最新进展》《早期接触临床技能训练》等课程的教学经历,负责或参加《外科手术学基础》、《临床基本技术操作》、《局部解剖学》等多部教材的编写工作。曾获基础医学院优秀教师称号,作为老师被自己的学生评为理论授课和实验教学双料全校第1名是他心中无上的荣誉。
课程导言对于新入学的医学生来说,错综复杂的器官组织,血管神经,琳琅满目的手术器械,医疗设备,眼花缭乱的切割,结扎和缝合,使得外科学成为高深莫测的神秘未知。通过这门课,希望有志于外科医学的同学们了解,外科学,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同学们能知道,在手术室里,哪些东西是干净的,哪些是脏的,脏的和干净的东西是永远不允许接触的。知道从手指的一个小破口,到被火焰烧得体无完肤,都是创伤外科的范畴,都需要用清创术来处理。通过这门课,希望同学们了解,现实中的外科医生工作和生活是什么样子,诊疗疾病需要什么样的能力与技巧,如何实现与患者正常的交流沟通,外科医生需要怎样的临床思维和团队合作。总之,对于刚刚踏入医学院大门的学生,如何让外科医生梦照进现实。
基本内容1.什么是外科学?我们身边有哪些事物属于外科学的范畴?
2.什么是无菌技术?生活中会用到哪些无菌技术?
3.外科学的过去和未来以及传统的外科基本技术和腹腔镜和外科手术机器人
4.什么是外科医生的临床思维?如何养成临床思维能力?
5.医疗环境、医患纠纷与医患间的交流沟通。
6.什么是医疗缺陷和医疗事故?
7.什么是好医生?怎样成为好的外科医生?
授课及考核方式讨论式教学、实践操作
成绩评定:平时作业、小组工作、讨论表现、口头报告或书面报告等
阅读书目1.马跃美主编《外科手术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7
2.黄莛庭主编《外科临床思维》科学出版社-7
3.张兴儒,石晓兰主编《医学人文与临床实践》科学出版社-1
营养与健康
主讲教授
常红
学时:15
学分:1
开课人数:10-20
开课单位:康复与运动医学系
常红,女,教授,硕士生导师,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康复与运动医学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从事营养学教学、科研工作。天津市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天津市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较好。作为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加者参与各级科研项目21项,在SCI、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60多篇,参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一部、主编、副主编教材两部、论著一部。
课程导言食物、营养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营养不良会对健康带来损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膳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与之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营养与健康》是生命科学领域备受中科医院曝光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