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来自于《中国老年医疗照护丛书》。《中国老年医疗照护丛书》今年4月将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和人民卫生出版社联合出版。
医院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本科。从事老年护理管理工作30余年。围绕老年医学核心内容开展老年护理及科研工作。分别在中华护理学会老年护理专业委员会等10多个委员会任副主任委员、理事、秘书及委员。主持参与科研课题近10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老年护理相关论文20余篇。主编书籍5部,参编书籍10余部。曾在奥医院从事注册护士工作,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医院和日本东京都健康长寿老年医疗中心研修老年护理和护理管理。
猜疑是认知症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症状。它是一种不真实的,但是患者却深信不疑的想法。患者猜疑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认定有人偷自己的东西,认为自己住的地方不是自己家,吵着要回家,认为老伴儿或者照护者是冒充的,要赶他们出去,认为老伴儿有外遇,或者照护者要加害自己,觉得自己被遗弃或者会被害等等。应对猜忌的照护方法:(1)照护者首先要做到的是耐心倾听,让患者充分的表述自己遇到的问题,并尽量理解患者的表达。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聆听,就算照护者自己就是被猜疑的对象,也要努力先把“自我”放下,聆听患者的心声,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和需要。如果照护者忽视甚至压抑了患者的表达,患者的痛苦感就会加重,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精神和行为症状。(2)照护者理解了患者的真实感受和需要后,要温和平静的肯定患者的感受,向患者传递出体谅和尊重的信号。照护者也可以安慰患者,让患者感受到照护者的关心。(3)不要争吵或努力劝服患者,如果照护者一味摆出各种证据去证明自己并没有做那些事情,结果肯定会让患者感到羞愧、狼狈甚至愤怒。在这种情况下分辨对错已没有意义。重要的是让患者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解患者的感受。(4)当患者安静下来以后,照护者可以把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温和的引导患者做些喜欢的事情,很可能患者过一会儿也就忘了刚才的猜疑和指责了。(5)如果患者因为乱放东西而指责他人偷窃,照护者可主动帮助患者寻找丢失的东西。可以到患者平时喜欢藏东西的地方去看看东西在不在,也可以把容易丢失的东西做备份。如果患者经常寻找某样物品,那不妨为患者多买一两件,以备不时之需。
赞赏
人赞赏
北京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甘露聚糖肽 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