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子是精神障碍患者,如果没有政府出钱收治,我们家的日子真不知道如何过……”近日,将乐万安镇村民刘某感动地对前来家访的镇干部说。
将乐县共摸查出名精神障碍患者,其中3级以上患者44人。不少家属由于无法承担治疗费用,让一些精神障碍患者处于半失管状态,有的还流落社会,存在公共安全隐患。
去年5月10日,将乐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印发《将乐县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控“”工作实施方案》,创新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控工作。
“”工作法,即由县综治办牵头,组织乡镇、卫计、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组成联合治理小组,根据网格化管理原则,以村(社区)为单位进行拉网式排查,收集整理一套动态、规范的精神障碍患者信息管理档案。为精神障碍患者办理社保卡、特殊病种就诊卡和残疾证,确保辖区精神病患者%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了这三种证卡,辖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补偿比例提高至80%,封顶线为2万元,县残联将精神障碍患者全部纳入“一元钱安心计划”救助项目,进行药费补助。完善三项社会保障,办理伤害社会保险,由县财政每年出资向商业保险机构投保,为全县实际居住人员办理精神障碍患者伤害社会保险;设立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基金,基金由县综治办代管,县财政监督,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所医院按年结算,当年基金不足拨付时,由县财政兜底;落实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将县内危险性评估三级以上的患者、有肇事肇祸行为的患者和民政部门认定的“三无”患者纳入以奖代补日常监护,每一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都建立由医务人员、监护人、民警、民政干部、村(社区)干部等组成的“1+N”服务管理小组,与其监护人或其近亲属签订管控责任书,并按照每年人均不低于元的标准,安排家庭监护。
“”工作法,把精神障碍患者收治、救治、管护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做到“应录尽录、应补尽补、应收尽收、应管尽管”,有效解决了这一特殊群体的管控难题。
▍来源:福建日报薛希惠庄严沙观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