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治疗实践指导112满足感

时间:2022-9-3 12:24:10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用什么方法治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a_4564815.html

心理咨询

考试音频

历年真题

在线书籍

催眠教程

释梦教程

绘画治疗

精神分析

11.2满足感

作为一名精神分析从业者的大部分满足感,尤其是最重要的那些满足感,都不是立即出现的。在仅只拥有治疗师角色的职业生涯起始阶段,会有一些声望上的满足感(我记得在我刚开始的时候,我寻找各种途径不时地提到“我的病人”这个短语;在经过漫长幼儿状态的学生生涯后,我感觉自己毫不含糊地长大成人了)。然后,开始挣钱并且开始偿还培训期间堆积如山的债务是令人愉快的。依靠如此有意义和积极的工作来维生确实令人感到满足,在我最初开始从业时,这些工作让我获得一种特别的奇妙感觉。刚起步的治疗师们曾经时常对我说,因为做了一些他们若是提供得起就可以免费提供的工作而获得报酬的感觉“不太真实”。

在刚从业的头几个月乃至几年,除了刚才提到的满足感以外,最主要的回报还包括对人类心理和助人技巧的学习与经验快速提高。尽管在整个职业生活中不断学习人类知识和如何帮助他们能够提供快乐,但这在起步阶段特别重要,因为对这项工作更为深入和内在的满意感尚未岀现。大部分经历了心理治疗训练的人没有和病人工作足够长的时间而得以看到病人们以显著的、改变生活的方式在成长,而他们必须不加怀疑地坚信这必然发生。

在治疗师们接受训练的岁月里所做的短程治疗可能会有深层次的帮助(比较:Marmorl年的论点,心理治疗不一定非要为了深入而做得长久),但是也许持续疗效的可靠证据还不足。甚至极少有病人曾经在机构中出现过后,多年没再现身,后来又搜寻到咨询师,去对他们谈话(谈话确实发生过)的长期效果表达满意。训练项目容易侧重于广度而非深度,使学生们面对范围尽可能广的各类病人,而不是支持他们与数量很少的几个病人进行深入透彻的工作。这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但这减慢了学生巩固为别人带来真正改变的胜任感。这种满足感和其他的内容将在接下来的小节中讨论。

11.2.1持续及个人相关的学习

对于从事实践工作的治疗师来说,在情感上以及理智层面都不断受到吸引,来认识每个人独特的内心和主观世界。而这种满足感会立即出现。精神分析并不枯燥乏味。哪怕是在感觉到乏味的时候,治疗师也会立刻对为什么乏味的感觉正侵入治疗空间的问题而产生兴趣。每个病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病人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看到一个生命可以怎样活着。只是通过以我们一直认为(意识到或未意识到)的“自然”或“正常”情形来提供对照,每个病人就能教给我们一些关于我们自身和家庭的东西。因此,就像更加理解每一位病人一样,我们也更加了解自己了。从业者不断深入且精细的自我了解这一额外收益大概是心理治疗作为一个学科所独有的,尽管我也曾听到演员们谈到从他们职业中获得类似的收益。

因为缺乏对照的信息,我们全都容易把我们自己的动力学投射给其他人。我们看到他们的行为,并且根据假如是我们将如何表现来理解这些行为。有时候我们是对的,而有时候我们明显是错的。由于人类有着大量的共性,大部分人都能够通过归纳自身心理、以及对照自身而根据他们能够理解的他人行为动机来行动而合理良好地完成生活。然而,治疗师负担不起重大的误解。我们的专业进步有赖于学会将我们自己的动力学与其他人的区分,以及质疑那种“我们个人的体验方式就是样板”的自动假设。因此,我们被迫毕生都要努力去不断拓宽对自己的认识。这种朝向自我认识的推动力会触发一些痛苦和羞愧感,但最终令我们获益,这种获益超越了我们临床角色的层面。

补充一点,将自我与他人分化以及修正基于投射的信念的过程既是在宏观和组织层面的,也是在每一个个体层面的。随着心理治疗作为一个领域逐渐成熟,我们不断发现影响广泛的原则——如X“永远”意味着Y——是值得怀疑的。无论以偏概全的理论或许多么有吸引力,它也极少能够完美无瑕地对所有资料做出解释。理论都倾向于与其创建者(AtwoodStolorow)和大多数热烈拥护者的心理保持和谐。历经过去的几十年,精神分析作为一个领域已经日益涵盖了多样的理论(Gill,,Jacobson,,Michels,;Wallerstein,,),而且也慢慢修正了其最初过分概括化的倾向。弗洛伊德对他的一些观念相当独断,或许是因为他个人的动力学使这些观念对他而言似乎是“自然”或“正常”的。一个修正弗洛伊德理论误用的著名尝试是海因兹?科胡特(HeinzKohut)的开创性文章一一“对Z先生的两种分析”。在这篇文章中,科胡特根据一个与自己受训中学到的俄狄浦斯的解释明显不同的范式(自体心理学)来解释一个被分析者的心理动力学,并且展示了这种看待病人的不同方式如何更为准确以及使最终的治疗效果大大提高。

基于投射而集体出错的一个更加具有分界线意义的例子可能是《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美国精神病学会,)中诊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冲动或缺乏事前计划”这一标准。尽管一些精神错乱的人是冲动的,但是许多人冷酷地故意破坏或“卑鄙奸诈”,小心翼翼地谋划他们犯罪的每一个细节。作为一个类别,反社会个体是冲动的这一观念可能体现了建构DSM-IV那些相对而言非精神错乱的专业人员们的投射。换句话说,那些没有太多反社会倾向的人很自然会说:“假如是我将要干下可憎的事情,这个行动必定就是处在高度冲动的状态,努力试图进入骇人而残酷成性、不同于自己的犯罪型反社会者的内心世界,会是比归纳自己的心理过程更加令人不安的体验。类似的盲点证据出现在许多没有个人创伤经历的人身上,他们很容易相信有创伤经历的个体的解离表现是装出来的。

没有遭受过创伤的人可能会含蓄地归因说,“假如是我要实施如此戏剧化的行为,那一定是一次表演。”

治疗师们的专业经历不断地填补这些类型的盲点,来抵制投射的倾向。心理治疗是一种持续的谦恭教育。我们不理解,我们不能理解,我们需要向病人(Casement,)和经验(Bion,;Charles,inpress)学习。我们不得不忍受谦卑的有所不知的状态。私密地面对这么多不同人的故事,这么多不同种类的痛苦,这么多对生活含义的不同假设,必然令治疗师开阔了视野。除了减少我们的投射倾向,还以最终对我们有利的方式满足了我们的窥视欲。EllaFreemanSharpe()代表大部分分析性治疗师说道:

我个人发现通过别人的经历来丰富我的自我(ego)不是我轻微的满足。从一个人生活的有限范围……我通过工作体验到各种各样丰富的生活……所有能想象到的环境、人类的悲剧和喜剧、诙谐幽默和严酷阴郁、失败的悲怆、以及对人类命运难以置信的忍耐力和一些灵魂所获得的成功。或许使我真心实意地选择成为一名精神分析师的正是每一种类型人类经历的丰富多样,这些经历已经成为了我的一部分,在只此一次的凡人生活中,我永远不可能体验或理解这些经历,但我的工作却可以让我做到这一点。(p.)

作为治疗师,我们要面对关于我们自身不愿看到、但证明是对我们的成熟很关键的一些方面。当我们突然抓住有关一个病人的独特的东西,这些东西表明了在此发现之前我们有多少东西都不知道,我们就经历了一次惊讶时刻。而且我们对每个病人主观世界的情感沉溺深远地影响着我们。神经科学最近的研究(e.g.,Cozolino,;Damasio,;LeDoux,,;Schore,a,bSolmsTurnbull)揭示,当两个人有规律地处于真诚的情感连接当中,他们各自的大脑会缓慢变化。随着他们建立起独特的关系同步模式,新的神经系统网络被安装在双方那里,尤其是在想象、情感和“右脑”特有的深层结构区域,诸如Solms和Schore一类的有精神分析知识的研究者们,已将这个脑半球等同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了。不夸张地说,我们的脑“成长”于与他人精神的亲密接触。正如每一个时期献身投入的治疗师们所观察到的(Aron,;Ferenczi,;Mitchell,,Searles,sSharp,;Stone,;Szasz,),我们治愈病人的同时病人也治愈了我们。事实上,我的一位同行最近提到,或许为了让治疗达到对病人的治愈,治疗不得不改变治疗师身上的某些东西。Maroda()写道:

人们通过深层次的亲密关系得以改变,在这种关系中,他们的防御滑落,他们大部分的原初情感浮现,并且他们有机会去认识自己,也获得不同感受。大部分人只有有限的途径获得这种体验。当他们坠入爱河或当他们有了一个孩子,或者当他们完完全全投身于分析的过程时,这种体验才会发生。而我们则不同,我们不断有机会去参与这种有着改善力量的亲密关系。(p.21)

11.2.2老得其所,寿命更长

以心理治疗作为职业的优势之一,就是一个人实践越久,自然增长的智慧就越多,以及对技巧的施用更为舒服。尽管刚起步的治疗师们常常与老练的治疗师们一样有效,但他们可能要以更多的情感损耗和眼泪为代价来赢取治疗成功,然后某天就成为了病人。幸好,随着时间推移治疗师们会大大成熟,这一事实在人类文化中被普遍认可,而不仅仅是为从业者们自己所了解。在一个日益加速变化的时代,许多工作场所的人们害怕他们将被机器或者羽翼渐丰的新型专家所取代,拥有一份工作经验的年头与专业精深及判断成熟成正比的事业真是一种恩典。不像运动员、舞蹈家和重体力劳动者,治疗师们不会因为年老而退出职业,除非是因为老年痴呆症和其他的衰老性痴呆,否则没有命令要求其退休。一些治疗师直到他们九十几岁还一直看病人、发表原创的观点,而且为专业协会做着很大的贡献。

在前一章曾提到我对精神分析师比其他职业的人活得更久这一现象很感兴趣(Jeffrey,)。做一个精神动力学治疗师就包含着承诺要历经数量可观的个人治疗。我们知道以情感表达为特征的精神分析治疗有利于良好的躯体健康(Penneybaker,),以及提高免疫系统的强度。我们很幸运拥有这份职业,因为治疗所赠与的好处,对为了训练目的而进入治疗的人和为了减轻痛苦而来到治疗的人本质上没有明显的区别。此外,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有刺激性的,也是有价值的,这无疑有利于我们的长寿和我们在年老时候的丰饶的创造力。

11.2.3助人的满足感

根据我的意见,做一名治疗师最根本的满足感在于有机会靠诚实、好奇、以及受他人之托努力去做正确的事情来谋生。我看到少量的证据表明“无私的”利他主义存在,但是人们确实似乎有一种深嵌于内心的需要去彼此合作以及互相解困(SlavinKriegman,)。虽然许多职业都涉及对别人的服务,但心理治疗的使命容许一种亲密的、纯真的、综合类型的帮助,它令一个人的工作无论有多么辛苦都变得有意义而完满。我很高兴在我所处的时代和文化下有这样一种角色存在,这种角色允许我依靠做我所喜欢做的事情来谋生,并且发现这与我的性情很合拍。

我认识的许多经济上很宽裕的人将他们的工作视为负担,部分因为(我假设)工作没有明显地满足他们感觉自己很重要的需求。尤其是在最近的金融气候之下,他们可能压力很大、过度工作、以及为就业保障而焦虑。他们提高生活价值的愿望一常表达为想要“回馈”社区的感受一常常无法借由职业来满足。于是他们加入服务组织,为慈善团体捐款,参加非营利机构的理事会,出于某种原因担任志愿者,以及介入教会、政治行动和文艺活动。他们的生活由许多方向拉扯,他们过度承担义务的危险变得很严重了。

根据实践的情况,和我相比,我所认识的大部分人都相当少地控制他们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条件。他们也许比我挣到多得多的钱,但他们付出的代价是大量的自由时间和自主感。他们常常认为不得不穿着考究,驾驶引人注目的汽车,以特定的光鲜别致示人。我发现这些压力让人非常沉闷压抑。

但我感觉比做一个治疗师的现实优势更为重要的是我工作中的多变性和包罗万象,我想这弥足珍贵,至少在现代和后现代时期都如此。借由心理治疗师的角色,我的工作生活、我的慈善动力、我无限的好奇心、以及我对真诚的热望全都能良好地结合。我越是能够自我满足,就越能更好地与病人工作。我想我们当中许多人珍视以治疗师为职业的这些特征,而且我有时候会怀疑,某些对精神分析临床工作者负面的刻板印象是否正是与对这些较难以言传的满足感的妒忌有关。

FriedaFromm-Reichmann,一个很有天赋的分析师,她因为其很有影响的精神分析教科书(我在第三章所提到的)而深受前辈临床工作者们赞赏;她因为成功治疗了年轻的JoanneGreenberg,而成为了知名的精神科医生reenberg是自传式作品《我从未许诺给你一个玫瑰园》(/NeverPromisedYouaRoseGarden)(H.Green,)的作者(最初冠以笔名HannahGreen)。弗洛姆-赖希曼是以正统犹太人的方式养大的,孩提年代受到16世纪伟大的拉比IsaacLuria有关“修复"(tikkun)拯救散落在世界万物身上神性火花的集体任务一的作品的启发(参见Homstein,)。Luria教导说,帮助另一个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救赎。根据“修复”的教义,“挽救一个人就是挽救世界。”这种信念和行动的满足感都与大部分精神分析师投身工作的基础是一致的。

我在第八章提到过,当我看到我的病人唐娜和她的新生女儿,她看上去很称职,和女儿在一起情感上十分和谐,我对此惊讶不已。她毫不费力地护理婴儿,以--种明显充满抚慰的姿势抱着她,并且每一个行为都像是一个倾心而敏感的母亲,既不像她精神病般抑部的母亲,也不像她侮辱虐待且疏忽冷漠的父亲。基于我与她都很了解她自己早年的创伤,我问她是怎么知道做这样一个积极回应的母亲的这些必备能力的。这位麻烦缠身的女士,从未听说过温尼科特或者他精神分析的抱持观念,她想了一会儿然后回答说,“两件事。第一,我是灵长类动物,第二,我只不过以你这些年来抱着我的方式抱着她而已。”

尽管我们有一些治疗失败的病人,但大部分病人渐渐好起来。他们变得越来越对自己诚实,丢掉了令人无能的症状,学到更多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改善了他们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有趣,发展了更宽泛的情感领域以及更深入地感受自我,更好地调节情感,更有效地自我安慰,以及感到自己更加稳固、更具弹性、和更有生命力。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们通常都以感激回报我们(参见Gabbard,),但我们同样常常感激他们。我们在职业生活中看着一个病人在心理上成长起来的体验,最接近类似于看着一个深爱的孩子长成一个自信的成人的体验。没有比这更像的了。

注释

1.对一些人来说,这已经是臭名昭著了。在这篇开创性的文章中,科胡特描述了一个他声称他曾使用比较“经典”的、可靠的俄狄浦斯期观点治疗过的男士。然后他描述说,“Z先生”对那种分析的结果大为失望,他在几年之后回来进行更多的治疗。在他们第二次治疗性合作中,科胡特根据他正在形成的自体心理学的概念来引导分析,而这位男士报告说改善甚多。在科胡特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向精神分析圈透露说科胡特自己就是Z先生。他介绍了自己的动力学和自己对经典精神分析失败的反应,就好像他是一个如自己一般病人的治疗师。这是一次为了完成重要立论而可被原谅的伪装还是一次违反伦理的歪曲,这个问题从那时到现在一直都在进行着激烈的争论(参见Strozier,)?

进群学习,请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yfby/1484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