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理解自己的人,一部分人可能是因为缺少认知,而另一部分人则是因为拒绝倾听或转变自己的某些看法。
人们对双相障碍都有哪些误解?
1、“要是你能够努力振作起来,或许就不用那样天天吃药了”
很多人会认为,双相障碍患者之所以需要吃药是因为太过于懦弱或者性格、心理有缺陷,不够有毅力以及不够努力,但却不了解:双相障碍这种疾病有着生物遗传学基础,只有以及必须依靠药物才能使其维持正常的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双相障碍患者来说,吃药就像刷牙洗脸一样已成为生活常规的一部分了。服药不仅可以使其保持情绪稳定,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以及每天早上顺利起床。还可以使其能够与极端抑郁和自杀倾向的情绪对抗,以及阻止躁狂症发作,以防被卷入自我毁灭式的亢奋行为。
抑郁症发作时,这些药物可以平息患者脑海里凶残、狠毒的声音;躁狂症发作时,吃药还可以压制那些让其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的妄想。如果不吃药,对双相障碍放任不管,这种病或许将会彻底摧毁患者的生活。
服药,并不代表双相障碍患者不够努力,反而长期患有精神疾的人都非常坚强。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和精神疾病抗争,这种坚强部分来自于认为自己需要接受帮助,因为个人只有具备了坚定果断的内心,才会意识到不良的精神状态正在严重影响他的人生;而另一部分则来自于在“羞耻感”和不被理解的前提下仍旧坚持吃药治疗,充分证明了其内心的足够强大,有力量击败那些负面声音。
2、“双相抑郁症患者应该一直都很丧吧”
“有时候并不是你认为的那样”
Pixabay
“我确实经历过一段比较艰难的时光,有过严重的抑郁情绪,痛苦地挣扎过。但我也曾经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参加聚会;曾经疯狂大笑讲段子,和大家胡闹;跟另一半一起约会,和朋友们一起喝咖啡闲聊。”一位双相抑郁症患者说。
所以你看,抑郁症是很复杂的,不仅有低落的时候,也有比较欢乐的时候。然而,在很多人眼中,抑郁症应该一直是这样的:
天天低着头蜷缩在角落里。
不能下床。
时刻拉着窗帘,还不开灯。
永远不想出门。
看起来始终郁郁寡欢、垂头丧气。
面无表情。
永远穿黑色。
除非记录自己多么沮丧,否则不在社交平台上发东西。
实际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抑郁症发作时的情形也都不一样。一次抑郁症发作周期包括波峰和波谷,大多数人都不能理解这个概念,也难以想象这种情况的存在。
很多患者总能听到别人说:
“我以为你生病了呀?”
“你现在定是好了,对不对?”
当你告诉他们你并没有康复,还在跟疾病对抗时,你可以看到他们脸上否定的表情。正因为这样的反应,很多患者不愿意将自己的病情告诉别人,会担心他人认为自己其实在装病,因此宁愿自己待在家里。
但是,实际上,双相抑郁症患者也是有放松的时间的。即使在抑郁症发作的痛苦当中,也可以保有社交生活。有些人可能不太能接受这个事实,毕竟很难让一个人对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产生共情。
对于双相障碍患者来说,你完全可以拥有正常的社交生活。因为社交是维持心理健康的有效活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控制双相情感障碍。
3、“你不可能患有双相障碍,你看上去很好啊!不会是在装病吧?”
这种声音往往会使双相障碍患者感觉自己像个“骗子”。
无论你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还是其他任何精神疾病,一旦别人发现你在好好生活,他们就会认为你是个骗子,会觉得你一定是在装病。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界限和精神状态。
有些患者经常看起来没有一点异常。每天早上按时起床洗漱,穿上干净衣服;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化一点妆;会微笑、与人交谈,还能开玩笑;但是Ta的内心,或许一点都不好,远没有你们看到的那样正常。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情可能不停地在变,正常的情绪可能维持一天、一周,或者如果幸运的话,延续好几个月。有些时候可以好好生活,做想做的事,体会生活中的乐趣,不会有双相情感障碍即将发作的威胁。正是因为这样,多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或许都听到过这种声音:
“你一点问题都没有,你是在装病。”
“你就是在为懒惰找借口。
“你只是想靠装病吸引目光。”
“这一切都是你编造的。”
很多患者听到过这种声音,是源于被误诊的经历。通常,双相障碍确诊需要一定的时间,有的患者甚至被误会了十几年才最终得以确诊。因为双相情感障碍这个病很复杂,每个人的症状都不尽相同。
为什么双相障碍患者常常会被误解?大概是因为双相情感障碍是无形的吧,很难让他人理解或者共情。大家都喜欢为所有行为找理由,但却很难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于是便开始寻找其他方式对其下定义。
要知道双相情感障碍不是性格缺陷。很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都十分富有同情心,即便自己还在与病魔对抗,也依旧愿意帮助他人。
4、“Ta说那么多,无非就是想要博人眼球吧?”
有些患者会经常与人分享自己的得病感受,以及双相情感障碍的相关知识,这往往被人认为是在博眼球。还有人会认为某些患者为了吸引眼球故意夸大病情,甚至讽刺道,“有这时间病早治好了。”但实际上,患者也只是想学习应该如何控制双相情感障碍,或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双相障碍。
这种指责,往往会让患者感觉自己是家人和朋友的负担,会让他们更加封闭,远离那些可能会帮助到他们的人。
没有人喜欢被忽视。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也都可以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在公开场合谈论过双相情感障碍的人都经历过迷茫、自我怀疑和恐惧。这时,如果还认为他们利己或者博人眼球、求同情,无异于对他们的侮辱,还不如直接告诉他们,其实他们过去的人生旅程都毫无意义。
倾诉本质上是对双相障碍患者有有益的,即使仅仅是跟家人和朋友倾诉,也会对其有帮助。敞开自己,坦诚面对自己的挣扎,这意味着患者愿意接受在意他们的人的帮助。
如果能清楚解释双相障碍患者的感受和精神疾病对生活造成的影响,这种被误解的情况或许会慢慢变少。
增加社会对精神疾的了解无疑是一件好事,加大对精神疾病的宣传力度会让大家意识到它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
5、“对患者说:‘振作起来!你一定可以的!’”
很多患者听过许多类似的话:
“别再消沉了!”
“想想好的一面吧!”
“还有人比你更惨。”
“你到底有什么好沮丧的?”
大家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老生常谈;另一方面可能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双相障碍患者。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在敷衍了事。
6、“双相障碍怕不是个‘天才’病吧?”
躁狂症发作时,某些患者可以肯定自己是个天才。但实际上双相障碍患者只是普通人,并不是先天创造力超群。和大家一样,都有长处和短处。
面对人们的诸多误解,该如何应对?
1、勇敢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作为一个双相障碍患者,如果你的家人、朋友或其他人就双相情感障碍经常发表一些不正确或是不恰当的观点,你或许应该主动站出来,让他们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严重性。
家庭成员的某些不当言论往往会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进一步摧毁其自我价值认同感。家人本应是无条件接纳自己的人,而能够做到这一点,前提就包括他们应该自行了解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如果他们不愿为此付出努力,说明他们并不了解患者与疾病对抗的艰辛。
很多患者在面对以上种种被误解的情况,会经常为自己找理由,比如说“他们不是针对我”或者“他们只是想开个玩笑”,不会直接指出他们的无知。或者很多家庭都习惯于保持低调和适度隐瞒,以维持表面和谐。但其实这么做不但不能帮到任何人,还会在无形中积累怨恨。
隐藏情绪将导致憎恶感的堆积,长此以往,我们的感受会越来越差,对心理健康造成更大的影响。所以最好当场就要冷静下来把话说清楚。
他们也许会不认同你的观点,表达负面反馈,但保持沉默和一味地原谅他们的错误观点对谁都没有好处。如果他们真的关心你,一定会反思自己说过的话以及此话可对你产生的影响。
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让其知道他们的话语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希望你的坦诚会帮助他们看到,他们轻率的言论对你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只要患者讲得越多,质疑的声音就会越小。
然而,有些人可能偏偏就是不理解精神疾病,成见已经根深蒂固,蒙蔽了他们的双眼。因此,你需要掌握双相情感障碍的相关数据、术语和知识,以便应对不时之需。
双相情感障碍是会伴人一生的严重精神疾病,你需要下很大决心才能与它共存,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才能稳定住病情。
大家可能认为双相情感障碍让人变得敏感而富有活力,或者忧郁而神秘。但是对于承受精神疾病折磨和想要实现或维持情绪稳定的人来说,这些“有趣之处”都会带来伤害。
2、学会时刻照顾好自己的情绪状态,无关乎他人
相对于矫正他人的想法与看法来说,照顾好自己的精神健康才是对以上误解的最佳反击。
即使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仍旧表现出坚强和决心(无论是度过与疾病共存的每一天,或者是任何个人成就),是无比重要的对自己的一种证明。
那么,假如遭到了他人的误解,该如何照顾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呢?
写日记
如果你认为难以用语言表达自己如何被冒犯了,也可以尝试把内心的想法写下来。
可以用笔记本、电脑,甚至随便在一张纸上写日记!当你面对被误解、被孤立或感到压力等情况时,写日记是一个十分有帮助的习惯,有助于你消化这些情绪。你也许还会找到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并找到应对方法。
即使没有任何应对办法,写日记也会成为一种宣泄的手段。把遇到的事情写下来,也把这些想法从头脑里清空,自已读给自己听,这是非常有帮助的。
你也许会忍不住想把写日记的纸撕掉或者扔掉,这都是帮你释放情绪的手段,这么做之后,你会发现那些情绪和经历也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与人倾诉
与写日记相似,跟一个你信赖的朋友倾诉你的经历,也能缓解你承受的压力和焦虑。倾诉的对象可能在过去也经历过某种形式的被误解,他们可以为你出谋划策,理解你过去的遭遇。
如果你觉得没有办法跟人当面交流,可是尝试录制视频日记。这与把情绪记在纸上类似,对着镜头说出曾经的经历也会让你感觉轻松许多。表达出情绪要比把它们都压在心里有利于健康。
如果你不擅长文字表达,觉得直接说出想法更符合自己的行事风格,那与人倾诉也许是最适合你的解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