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记忆昆医大附一院发起阿尔茨海默病月

时间:2023/12/19 14:10:39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年的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主题是“提高公众意识,支持患者与照顾者”。9月18日昆明医院(下文简称“昆医大附一院”)精神科举行“立防立治无问早晚”知识讲座和答疑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为认知障碍患者义诊及作认知评测。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提供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现有患者近万人,预计到年将达万人。目前,由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相关经济开支,已经占全国GDP的1.47%,约为年人均GDP的2.4倍。

目前,中国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已随着年龄的升高呈显著增长趋势:75岁以上达8%左右,80岁以上达11%左右;老年痴呆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妇女患老年痴呆通常是相匹配男性的2倍多。

据昆医大附一院精神科主任姜红燕介绍,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痴呆类型,是与年龄高度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阿尔茨海默病可导致记忆逐渐下降,时间及地点定向障碍、迷路,性格改变、情绪及行为异常,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给子女、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照顾负担。

今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以“立防立治无问早晚”为主题,强调我国40%的认知障碍可改变危险因素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具有共同的风险,聚焦于认知障碍危险因素筛查与干预,推进筛、防并立,诊、治同行。

根据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中国脑健康行动专家委员会的倡议,昆医大附一院发起“守护记忆传递爱——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宣传活动”,积极宣传阿尔茨海默病防治。

姜红燕表示,此次宣传目的是让更多公众充分了解阿尔茨海默病,让更多的群众重点意识到三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听力下降、吸烟、酗酒、肥胖、老年抑郁、老年焦虑症、社会或社交活动少、缺少运动等危险因素是阿尔茨海默病可控、可早期干预、预防的方面。

记者了解到,昆医大附一院记忆障碍特色门诊年成立,已开展8年,由姜红燕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导。8年来为几千例老年认知障碍(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各种因素的记忆力下降)、老年抑郁症、焦虑症、老年精神行为障碍、睡眠障碍的患者开展医疗服务。一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通过及时的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疾病的进展得到延缓;多疑、行为紊乱的症状得到控制;轻度认知损伤的患者通过全面评估,知道自己的认知水平及目前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并能积极去防控,防止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

据介绍,记忆门诊开展成套的神经心理测试,与检验及影像科多学科合作开展精准的诊治,提供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服务,指导照顾者的照护,为众多的记忆力下降的患者及家属提供优质的特色门诊服务。记忆门诊开诊时间为每周一上午8点至中午11点30分,地址为该院门诊三楼C区诊室。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赵维

一审曹婕

责任编辑罗秋旭

责任校对何丹

主编何晓宇

终审编委李荣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

xxcb.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内容;yuanshipeng

xxcb.cn。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yfby/1523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