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笔记006

时间:2024/10/8 15:04:30 来源:器质性精神障碍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一、章节重点内容幼儿认知发展幼儿言语的发展幼儿游戏的发展幼儿感情的发展二、核心要点1、幼儿脑重的增加:孩子出生后头两年脑部发育最快,3岁儿童的脑重约g,相当于成人脑重的75%,7岁儿童的脑重约g,基本上接近成人大脑的重量(平均g)。2、幼儿脑电波变化:5岁前儿童的脑电波θ波大于α波,5-7岁时θ波与α波的数量基本相同,7岁之后α波逐渐占主导地位。3、幼儿绘画动作技能的发展儿童在绘画上会表现出四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涂鸦阶段,1.5-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在纸上乱画,这些最初画下的东西纯属涂鸦。形状阶段,2-3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常在画纸的中央,对涂抹做仔细的安排,以便画一个基本的几何图形。图案阶段,3-4岁。这个阶段末期的儿童还开始将两个单一的几何图形画在一起,产生一个新的“组合体”。图画阶段,4-6岁。这一阶段幼儿绘画更有现实性,也更加复杂。这时的绘画在形状方面是不真实的,颜色的使用也是不真实的。4、幼儿听觉能力的发展特点幼儿期的听觉感受性一直在增长。在语音知觉方面,幼儿对纯音的听觉敏度比语音听觉敏度强,到幼儿中期语音听觉敏度提高了,到幼儿晚期,语音的听觉敏度已接近成人,已经能辨明母语的全部语音。5、幼儿的记忆在保持时间上的发展特点记忆的保持时间是指从识记到再认或再现之间的时间距离。已有研究表明,2岁能再认几个星期以前感知过的事物;3岁就能再认几个月前的事物;4岁能再认1年前的事物;7岁能再认3年前的事物。在再现方面,2岁能再现几天前的事物;3岁能再现几个星期的事物;4岁能再现几个月前的事物;5-7岁能再现1年前的事物。当然这只是平均数据,有个别儿童的记忆保持时间会更好,如有些超常儿童。6、幼儿注意品质的发展特点注意的稳定性:幼儿的注意稳定性差。注意的范围:幼儿的注意范围较小,由于幼儿知识经验贫乏,眼球跳动的距离比成人短,不善于运用边缘视觉等原因造成的。7、幼儿掌握概念的常用方法①守恒法;②解释法;③排除法;④分类法8、幼儿判断能力发展的特点①以直接判断为主;②判断内容的深入化;③判断根据的客观化;④判断论据明确化。9、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①发展幼儿的体能;②发展幼儿的智力;③发展幼儿的情绪;④发展幼儿的社会性;⑤促进幼儿自律行为的产生。10、皮亚杰的道德判断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发展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岁以前。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他们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支配。因此,这个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对行为做出一定的判断。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岁到8、9岁之间,以学前儿童居多。儿童的道德认知呈现以下特点:①儿童认为规则是由权威给予的,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②在评定是非时,总是抱极端态度,非此即彼;③判断行为的好坏完全根据行为的后果,而不是行为意图。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或道德相对论阶段。自律道德始自9、10岁以后,大约相当于小学中年级。此阶段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他们认为规则不是绝对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判断行为时,不只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动机。个体的道德发展达到自律水平,是与其认知能力发展齐头并进的。11、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轻信成人的评价;以对外部行为的评价为主;比较笼统的评价;带有极大主观情绪性的评价。三、重点题目1、名词解释种族复演说: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提出,他认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以不同的游戏形式,是在重演着人类史前时代祖先们的生活至现代人进化的各个发展阶段,不同年龄的儿童以不同的形式重复着人类祖先的本能特征,受到了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客体永久性: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确信在眼前消失了的东西仍然存在。在这之前,物体在儿童眼前消失,他就不再找了,似乎物体已经不存在。这是儿童处于智慧的萌芽阶段的标志。他律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的时间4、5岁到8、9岁之间,以学前儿童居多数。儿童认为规则是由权威给予的,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判断行为时只考虑行为的后果,而不考虑行为的意图,称之为道德现实主义。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分为反应型攻击性行为和主动型攻击性行为。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社会认知:指人对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关系的认知。如对自我、他人、人际关系、社会群体、社会角色、社会规范、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性别图式理论:“性别图式”是指人们关于男性特点和女性特点的朴素理论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最常见的儿童时期神经和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多动、冲动行为为主要特征。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儿童具有正常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却会有选择性地在某些特定的、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保持缄默不语。2、论述题幼儿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幼儿思维发展的基本特征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特点传统的游戏理论幼儿阶段的游戏种类有哪些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幼儿攻击行为发展的理论幼儿的性别化发展理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ocqm.com/yfby/16284.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