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多年前,以色列人在埃及做奴隶苦不堪言,据说,埃及的金字塔就是以色列人建造的。上帝怜悯以色列人的苦难,派摩西带他们出埃及,要带他们进入流奶与蜜的迦南美地。以色列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很高兴。但是,埃及法老勃然大怒,不肯让以色列人离开,他更加残忍地对待以色列人。以色列人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他们因此对摩西怨声载道,甚至想把摩西打死。好在有上帝的引领和保护,以色列人最终还是突破法老的阻力离开了埃及。但他们出埃及的旅程也并不顺利,他们风餐露宿,在旷野漂流40年,一路上不断遭到强敌狙击,历尽磨难,直到那一代人几乎都在旷野死去,他们的后代才得以进入上帝应许之地。这样的牺牲不得不说是巨大的,但这样的牺牲也是值得的。以色列人出埃及,奠定了一个伟大民族独立自由的根基,开拓了一个民族的全新文化,直到现在,说起以色列的民族文化,人们也依然啧啧赞叹。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苦难是难熬的,但苦难也有可能是一架通往另一个美好世界的桥梁。
如果我们能把这样的观念从小教导给孩子,孩子就会拥有一个宽广的人生。可惜,孩子们往往很难理解这样艰深的道理。好在有这样一本绘本-----《没有星星的夜晚》,它把这样的人生哲理糅合在生动的故事中,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孩子们。
《没有星星的夜晚》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外星人艾伦是一名星星闪光员,他负责每晚让星星亮起来,可是有一天晚上,所有的星星忽然一起熄灭了。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艾伦来到地球寻求帮助,奇妙的地球之旅让艾伦收获了一份美好的友情,而这份友情也让星星重新闪亮起来。
《没有星星的夜晚》图文由英国的苏斯·休斯一手操刀完成,苏斯·休斯是艺术和设计专业科班出身,专注于为儿童绘制插图,在她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她把奇妙的幻想世界和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的创作方式,《没有星星的夜晚》是她创作的第一本绘本,也体现出这种幻想和现实结合的特征。
陪着孩子一起读完《没有星星的夜晚》,你会有以下几个感受:
不要怕困难,跨越它,你会进入人生新格局爱和友谊是人生的润滑剂妙趣横生的图形化文字带来强烈的情绪冲击力一、不要怕困难,跨越它,你会进入人生新格局
艾伦一直兢兢业业工作,他不出去玩,也没有朋友。有时他一手拿只水桶,一手拿块抹布或刷子,像个保洁员;有时他一手拿个小本本,一手拿着手电筒,像个水表抄表员。无论如何,他的工作看上去都是枯燥无味的。而艾伦的表情是刻板的、沉闷的、了无生气,甚至带着一丝愁容的。这表示,他的内心没有快乐,没有活力。
本以为日子会这样一天一天的过下去的,看着倒也是平安顺遂。
直到有一天,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星星们集体熄灭了!这对习惯了重复性生活的艾伦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他想尽一切办法想让星星们重新亮起来,但都无济于事。于是,当他得知地球上的魔法星星漆能使星星重新亮起来时,他立刻出发前往地球。
可他刚一到地球,他就被卡在树上,动弹不得。这可真是糟透了!就像中国老话说的,“屋漏偏逢连夜雨”,又像圣经描述的人生景况:“躲避狮子又遇见熊”,“进房屋以手靠墙,就被蛇咬。”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好在一个叫乔治的小男孩把艾伦救下来,并热心地带他去买了许多魔法星星漆。
有了好心人的帮助,人生出现了转机,问题得到了解决。本来到这里,故事可以圆满结束了,艾伦又可以回到他的星球,过他平静如水、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了。
如果故事仅止于此,那么,这个故事就和通俗小说没什么不同。但是,苏斯让乔治做了一个“节外生枝”的举动------乔治邀请艾伦和他一起玩。就是这一玩,打开了艾伦的新世界。艾伦没想到玩会这么开心,他和乔治不停地玩,不停地笑,以至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漫天的星星自动亮起来了。
在这里,请大家注意艾伦的表情,自从艾伦遇到乔治后,艾伦学会了笑,他的脸上有了生气:
买到魔法星星漆时,他放心地笑了;和艾伦玩时,他开心地大笑;回到自己的星球后,艾伦和乔治打电话时,艾伦的脸上还是笑的;
那些曾经愁苦的阴霾在艾伦脸上不见了踪影。
是的,艾伦不再是那个只会日复一日做着枯燥工作的孤独的人,他变成了一个有朋友、内心被爱的温暖所充满的人。艾伦的人生进入了新境界。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很多人都对现状不满,但当我们想要脱离现状时,却发现有巨大的困难横亘在我们面前,我们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克服这个困难。这时,大多数人开始害怕、犹豫不决,他们一边埋怨,一边裹足不前,就这样困在固有的环境里,一辈子就过去了。只有那些真正勇敢采取行动、愿意付出代价的人才能最终改变现状,进入美好宽广的境地。
二、爱和友谊是人生的润滑剂
不知道大家看到《没有星星的夜晚》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当时收到这本书的第一反应是“来自星星的孩子”。大家都知道,“来自星星的孩子”指的是自闭症的孩子。
根据百度百科记载,自闭症是一种真实的器质性疾病,是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广泛性发育障碍。自闭症患者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和重复性的刻板行为。他们就像来自另外一个星球,漂亮神秘,却和这个世界隔着百万光年。
当然,《没有星星的夜晚》并没有明确的指向艾伦是自闭症患者,但我们看看他的行为,是不是和自闭症患者多少有点像呢?他日复一日重复着刻板的星星闪光员的工作,不交朋友,不玩耍。
根据医学研究,自闭症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治疗,患者的行为就越有可能和正常人接近。我们所需要给予自闭症患儿的就是尊重、主动的爱和足够的耐心。
艾伦在人际交往上一直是被动的,但是,乔治却给予他主动的、足够热情的爱,他不仅把艾伦从树上救下来,还带他去买魔法星星漆,最后主动邀请艾伦一起玩,一直玩到星星都亮了。
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当星星熄灭时,艾伦的第一反应是“难道是我让星星闪耀得太频繁了吗?”
这是一个典型的抑郁症患者的自责心态。抑郁症是心理疾病,抑郁症患者仿佛钻进了牛角尖,走进了死胡同,一头扎进负面的自我认知里,无法出来。如果周围的人再不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理解,他们就很容易走上自杀的道路。
我认识一个青年人,他农村出身,一个人在深圳工作,人微言轻,打拼好辛苦。他的父母平时除了朝他要钱,从不主动打电话给他。甚至他生病住院的时候,他父母打电话来也只是要钱,没有一句关爱的话。他说,他觉得心灰意冷,活着没什么意思。
事实上,无论对于自闭症患者,还是抑郁症患者,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付出多一点点的爱,尽量释放善意,也许我们不经意的一次善行,就能把一个人从死亡边缘拉回来。就像一首老歌唱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孩子们可能对于自闭症、抑郁症搞不清楚,但是,他们会被《没有星星的夜晚》里温暖的爱感动到,无需说教,他们无形中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人释放善意和爱了。
三、妙趣横生的图形化文字带来强烈的情绪冲击力
《没有星星的夜晚》的一大特色是它图形化的文字。苏斯·休斯根据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来对文字进行排布,在这里,文字不再是循规蹈矩地对画面进行说明,而是本身带有了饱满的情绪,在担负着讲述故事内容的责任的同时,兼具提亮画面情绪的效果,仿佛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
比如,在艾伦和乔治一起玩得好开心时,苏斯用了一整面画了艾伦的笑脸,并配上文字“艾伦感觉很奇妙。他放松身体,笑得停不下来。他觉得很开心。”
大家看这行文字排布的形状,苏斯把它弯曲着排布,做成了艾伦微笑的嘴巴。是不是感觉很奇妙呢?这行文字不仅说明了艾伦的内心感受,还通过一个微笑的嘴巴形状的排布方式,传达出了艾伦的情绪。
当我们带着孩子们看到这一页的时候,孩子的嘴巴也会随着这行带着微笑表情的文字一起笑起来呢。
类似的文字排布方法在《没有星星的夜晚》里还有很多处,比如,苏斯用了一整面画面仅仅放着“他们咯咯咯地咯咯咯地笑个不停”这几个字,这个画面的底色是温暖的黄色,文字的越往下越大,传达了艾伦和乔治越来越高昂的快乐情绪。看着这样图形化排布的文字,我们仿佛真的听到了艾伦和乔治“咯咯”的笑声。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们可以从《没有星星的夜晚》里看到勇敢战胜困难的价值所在,也可以看到爱和友谊给人生带来的改变,还可以欣赏到巧妙的图形化文字排布带来的趣味性。但也许,孩子们什么也没注意到,他们只是在某个睡前的夜晚,窝在妈妈的怀里,听了一个温暖动人的故事,这个故事给他们的心灵带来片刻的感动和快乐,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