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老龄健康》(TheLancetHealthyLongevity)近日发表来自四川大学华西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宋欢教授团队及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冰岛大学医学院的联合研究。研究基于UKBiobank队列,旨在评估大流行前的精神疾病和随后COVID-19的患病风险并探索其可能的潜在机制。文章指出,在UKBiobank人群中,精神疾病与随后COVID-19患病风险升高相关,尤其是COVID-19相关住院和死亡风险升高相关。
作者介绍
宋欢
四川大学华西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特聘研究员。擅长大型队列数据库的建设与运用,针对不同类型数据(临床试验数据、临床质量数据库、国家性健康数据、人群为基础的队列数据、基因数据库)均有丰富的流行病学研究的经验和基础。现主要研究方向为精神疾病(特别是精神应激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健康医疗数据库建设、应用与流行病学研究。四川省特聘专家,四川省卫健委十四批学术技术带头人。
论文介绍
COVID-19疫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机[1]。截至年10月8日,在全球超过个国家或地区,COVID-19确诊病例数超过万,死亡人数超过万,并且这些数字还在持续攀升[2]。研究表明,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和应激相关障碍,可能通过改变免疫反应[3],增加各种重大躯体疾病的患病风险,包括自身免疫疾病[4]、呼吸系统疾病[5],和严重感染[6]。因此,在新冠大流行前已经存在的精神疾病也可能对个体COVID-19的易感性造成影响。近期研究表明患一种或多种精神疾病与感染的发生有较强的遗传相关性,这为上述的假设也提供了证据支撑[7]。在本研究进行前,已有几项研究结果发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8]、社会心理因素(包括自我报告的心理困扰)[9],和某些精神疾病(如抑郁症[10]、物质滥用和精神分裂症[11])可能会增加COVID-19风险。但这些研究对心理相关因素的评估主要采用的是自我报告,数据的样本量也有限。目前尚无研究采用纵向数据,全面评估多种临床诊断精神疾病对COVID-19易感性的影响,并且两者间相关性的可能的机制亦鲜有人知。因此,基于UKBiobank队列,本研究旨在评估大流行前的精神疾病和随后COVID-19的患病风险并探索其可能的潜在机制。
UKBiobank是一项在6年至年之间,从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共招募了年龄在40至69岁,超过50万人的前瞻性研究。由于COVID-19数据在苏格兰和威尔士不可获得,本研究只包含在英格兰注册的参与者。在英国注册的人中,有人退出队列或在英国新冠暴发前(年1月31日)死亡,因此,本研究共纳入了人(图1)。
图1:研究设计*英国首例COVID-19病例于年1月31日诊断。?基于UKBiobank在年1月31日前的住院医疗数据定义精神疾病。在UKBiobank队列中,该研究根据在英国COVID-19大流行前(年1月31日前)的住院医疗数据定义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焦虑、应激相关障碍、物质滥用,和精神障碍),根据住院医疗数据、死因登记数据和英国公共卫生(PublicHealthEngland)数据获得参与人的COVID-19状况。该研究中,共有(12.11%)人在大流行前患精神疾病。截至年7月26日,共有人COVID-19检测或临床诊断阳性或死于COVID-19,其中(69.2%)人为COVID-19相关住院病人。截至年6月28日,共有人死于COVID-19。在调整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包括人口经济学特征、社会经济学特征、体质指数和生活方式等)和共患躯体性疾病后,与大流行前未患精神疾病的人群(非暴露组)相比,大流行前患精神疾病的人群(暴露组)患COVID-19、COVID-19相关住院和COVID-19相关死亡的风险分别增加44%(OR:1.44,95%CI:1.28-1.62)、55%(OR:1.55,95%CI:1.34-1.78),和%(OR:2.03,95%CI:1.59-2.59)(图2)。这些效应在不同亚组(如性别、种族、教育程度等)中没有差别。在5种精神疾病子类分析结果中也相似。同时,在不同精神疾病的定义和分析的时间范围的敏感性分析中,这些结果亦是稳健的。
图2:与大流行前未患精神疾病的人群相比,大流行前患精神疾病的人群患COVID-19和其他感染的风险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了出生年份、性别、种族、Townsend贫困指数、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体质指数、吸烟状况和其他躯体疾病患病史(包括慢性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肺病、慢性肾脏病和哮喘),计算OR。*根据UKBiobank住院医疗数据,将其他感染定义为在年1月31日至5月31日之间因主诊断为COVID-19以外的任何感染的入院,排除了所有已确诊COVID-19人为了探索大流行前精神疾病与COVID-19患病风险相关性的可能机制,该研究将在英国疫情暴发后(年1月31日至5月31日)因主诊断为COVID-19以外的任何感染入院的人作为阳性结局对照,结果发现与大流行前未患精神疾病的人群相比,大流行前患精神疾病的人群在疫情暴发后发生其他感染的风险增加74%(OR:1.74,95%CI:1.58-1.93)。该研究结果提示,精神疾病导致COVID-19患病风险升高的机制与之前观察到的精神疾病增加其它感染性疾病风险[6]的机制类似,如通过对免疫系统产生的影响。
总之,在UKBiobank人群中,精神疾病与随后COVID-19患病风险升高相关,尤其是COVID-19相关住院和死亡风险升高相关。虽然仍需要进行进一步验证,但在患精神疾病人群中观察到的类似的其他感染住院风险的升高表明这些相关性可能存在共同的潜在机制,包括免疫水平的改变。本研究的结果也呼吁医疗工作人员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应增加对有精神疾病史这一易感人群的